20世纪以来,量子力学的发展使得“波粒二象性”和“不确定性原理”,以及与此相关的“电子双缝实验”和“惠勒延迟选择实验”,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,也颠覆了人们对世界的常识和直觉。
尤其是“惠勒延迟选择实验”,更是让世人惊悚万分,似乎因果关系是可以发生颠倒的!
有人以科学的名义,得出了“未来可以决定过去”的结论。
在这样的语境下,经济学界有人认为,由于因果关系(causality,causation)的合法性已然不复存在,因而只有统计概率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。
于是,“只谈概率,不谈因果”已然成为经济学流行的学术思潮。
某些饱学之士就此断言,既然因果关系不再具有普遍性,那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经济演化过程的历史必然性,也就过时了。
在量子力学的强劲风头下,支撑“马克思主义过时了”的理论依据,似乎很有科学含金量。
然而问题是,否定因果关系的结论是否科学,取决于对概率论和量子力学的相关解读是否正确。这,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命题所在。
对于否定历史必然性的观点,不少马克思主义学者已经做出了深刻批判。比如:丁堡骏:《论<资本论>俄国化与中国化》,载《当代经济研究》2019年第4、5、6期;侯惠勤:《哲学与意识形态领导权》,载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2019年第3期;赵磊等:《唯物史观:历史决定论抑或历史目的论》,载《社会科学研究》2021年第5期。
然而遗憾的是,或许是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,对于否定历史必然性的理论源头(否定历史必然性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否定因果关系的学术思潮),马克思主义学界(包括社会科学界)展开反驳的声音基本上处于比较低调的状态(就我们的阅读范围所见,张江教授对这个问题较早地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)。
有鉴于此,针对否定因果关系的观点,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,在量子力学和概率理论的视域中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:
第一,统计概率否定了因果关系吗?
第二,概率因果理论否定了因果关系吗?
第三,随机性否定了因果关系吗?
第四,偶然性否定了因果关系吗?
第五,量子力学否定了因果关系吗?
第六,“超光速”否定了因果关系吗?
我们的基本结论是:
(1)虽然很多事件尤其是微观事件只能用统计概率描述,但概率事件本身并不违背因果决定论,概率与因果关系是相容的。
(2)概率因果理论的核心主张与工作路线表明,概率因果理论的逻辑仅仅是“用概率统计关系来刻画因果关系”,并没有消解因果关系。
(3)“因果非实在论”的虚无主义逻辑不仅无法确认人类感知的可信度,而且还将人类的感知完全置于科学范畴之外。
(4)不仅“随机现象”,即使所谓“混沌现象”也是有原因的。“伪随机”的研究表明,随机数看似随机,其实内部产生机制是非常确定的。
(5)N个因果关系迭加产生的“偶然性”结果,其实也是一种必然性。这个结果之所以必然,就在于它虽然不是每个独立因果关系的必然结果,却是每个独立因果关系迭加后的唯一结果。
(6)在否定因果关系的观点中,有很多源自于对量子力学的误读。
(7)即使超光速在量子世界有效(何况这仍是一个有争议且有待验证的问题),也仍然否定不了人类社会的因果关系。
(8)用因果关系的逻辑推导出因果关系不再有效的结论,这样的逻辑难以自洽。
(未完待续)
——————
特别说明:
(1)该系列文章转引自:赵晓磊,赵磊《否定因果关系为什么是错误的——对“只谈概率,不谈因果”的溯源批判》(载《当代经济研究》2021年第9期)。这里转发时,作者在文字上作了适当补充,并省略了相关注释的出处。如需确认,请读者登录《中国知网》核对原文(原文已经在《中国知网》挂出)。
(2)拙文《否定因果关系为什么是错误的——对“只谈概率,不谈因果”的溯源批判》,与笔者的另一篇文章《唯物史观:历史决定论抑或历史目的论》(载《社会科学研究》2021年第5期)有着相同的问题导向,即二者都是在回应对马克思所揭示的历史必然性的指责。所不同的是:《否定因果关系为什么是错误的——对“只谈概率,不谈因果”的溯源批判》,针对的是对“因果关系”的否定;而《唯物史观:历史决定论抑或历史目的论》,针对的是对“历史决定论”的否定。
(3)在这里我们以系列文章的形式,将上述两文陆续挂出来,供大家参考并赐教。
「 支持乌有之乡!」
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。
帮助我们办好网站,宣传红色文化!
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,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
